2024-2028年中国低碳经济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
低碳经济是指在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基础上,通过技术创新、科技生产、产业体系转型和加强新能源开发等多种途径,达到减少高碳能源消耗和高污染气体排放等目的。
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,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和挑战并存。现阶段,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,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,增长方式依然粗放,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较低,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面临巨大压力。另一方面,积极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,控制温室气体排放,提高适应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的能力,也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带来重要机遇。
2022年,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(GDP)能耗比上年下降0.1%、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0.8%,节能降耗减排稳步推进。2012年以来,中国以年均3%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.6%的经济稳步的增长,单位GDP能耗下降26.4%,成为全世界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。与此同时,我国以碳价机制促进低碳转型效果初显。截至2022年,我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(CEA)累计成交量2.30亿吨,累计成交额104.75亿元。2023年上半年,各地工业绿色、低碳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稳步推进,相关工业产品生产保持快速地增长。2023年上半年我国光伏电池、风力发电机组、水轮发电机组等新能源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54.5%、48.1%、32.3%,近半省份在新能源相关的新动能产业上表现良好。
2023年4月1日,国家标准委等十一部委联合发布了《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》,明确了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工作重点,支撑能源、工业、交通运输、城乡建设、农业农村、林业草原、金融、公共机构、居民生活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实现绿色低碳发展,推动实现各类标准协调发展。2023年5月22日,工信部发布了《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(2023版)》(征求意见稿),提出:到2025年,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基本建立。针对低碳技术发展现状、未来发展的新趋势以及工业领域行业发展需求,制定200项以上碳达峰急需标准。2023年8月,生态环境部2022年绿色低碳典型案例名单公布,园区、企业、社区、个人、基地5个类别共46个案例入选。
“十四五”是我国实现2030年碳达峰时期,“十四五”要全面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,形成推进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,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机制,从源头上推动经济结构、产业体系、能源结构的根本转型。
产业研究院发布的《2024-2028年中国低碳经济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》共十四章。首先介绍了低碳经济的概念、发展特征等方面内容,接着全方面分析了国内外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。然后具体阐述了中国低碳经济细致划分领域、区域市场的发展,并对低碳经济的相关产业、企业经营状况及投资潜力做出细致的透析。最后,报告对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的新趋势及前景进行了科学的预测。
本研究报告数据大多数来源于于国家统计局、商务部、财政部、能源部、环保部、产业研究院、产业研究院市场调研中心、中国低碳协会以及国内外重点刊物等渠道,数据权威、详实、丰富,同时通过专业的分析预测模型,对行业核心发展指标进行科学地预测。您或贵单位若想对中国低碳经济有个系统深入的了解、或者想投资低碳经济相关行业,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工具。